《病毒》

張安平

人,活在這個藍色星球中,

永遠都處在不可掌控的未知中。






人類的歷史,也可說是和疾病糾結的歷史。

西元 541 年突如其來的未知瘟疫,

讓查士丁尼大帝復興東羅馬帝國的夢想被迫中斷。

十四世紀有如漫漫長夜的黑死病的蔓延,天主教廷力量式微,對農奴制度產生影響,

人的自我意識逐漸增強,也間接造成文藝復興的興起。

而五百多年後的西元 1894 年,人類才認識了桿菌是鼠疫的病原。

西元 1521 年天花病毒爆發,

西班牙軍隊將各種病毒帶進美洲阿茲特克王國,在大航海時代達成西方殖民的野心。

1918 年西班牙流感至少造成全世界 1500 萬人死亡,間接結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1933 年英國從患者體內分離出流感病毒,讓我們第一次認識 H1N1 禽流感。

1930 年代,冠狀病毒 IBV,第一次從禽鳥類中被分離出來。

1960 年代,229E 與 OC43,兩種造成支氣管症狀的冠狀病毒,第一次在人體中被檢測到。

1981 年,破壞人體免疫系統的 HIV 病毒,造成俗稱的愛滋病 (AIDS)。

2003 年至今仍讓我們束手無策、餘悸猶存的,

是造成支氣管症狀的冠狀病毒 SARS-CoV,肆虐了亞洲。

2012 年,寄宿在駱駝身上引起支氣管病狀的冠狀病毒 MERS-CoV,侵襲了中東地區。

2019 年末,新型冠狀病毒 Covid-19 蔓延世界各個角落,正在嚴厲地試煉著我們。

病毒不斷地在變異中,人類也在災難中進化。

過去,我們花了近六百年才認識了鼠疫桿菌,

這一次,我們不到三個月就分離出第一株新冠病毒株,

讓我們得以辨認新冠病毒猙獰的樣貌。

傳說中,

普羅米修斯從阿波羅手中偷來了火,改變了人類。

一個美麗的傳說,

常常會遮掩住嚴肅的真相,

事實上,人類是在歷史無止境的困境中,學會了進步。

人類歷史的進程與瘟疫的關係,

是一路互相追逐和驅趕的過程;

過去有,現在有。

如果人類一直沒有學會與大自然之間建立平衡的關係,

未來也還是會有。

疾病,是人跟大自然在討價還價過程中必然衍生的副作用,

幾千年來人類跟疫情的對抗所累積下來的經驗,

這也是人類文明不斷向前推進的原動力,

正因我們的進步,讓這些災難的多數變得不那麼慘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