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古到今的商業制度之中,將本求利是商人的基本思維,
曾經,陽光、空氣、水和土壤,從來就不被列入經營成本的思維,過去我們過度重視經濟成長與市場運作,
而忽略了對大自然所有生物體應該有的關懷,
也隱藏了企業追求進步的同時,必須要付出外部的成本與代價。
一直以來,人類享受大自然帶給我們無私且看似無盡的天賜餽贈,卻沒有體會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自己正在向未來的環境借貸,
當然也少有想到我們應該要回過頭來感謝萬物,為所有生命服務。
我們必須要了解,如果地球上只剩下人類以及人類所馴養的動植物,地球的生態是無法支持人類生命的發展的。
而這些代價,都在今天顯現:
氣候異常,生態環境的變化,在文明進展中毫無節制耗盡天然資源...於是陽光、空氣、水,不再潔淨,海洋不再友善,土壤不再肥沃有機,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春夏秋冬,構成大自然美麗與生命力的蟲魚鳥獸,將一個接一個遠離,從我們看似越來越荒蕪的文明世界中絕跡。
北極熊正在消失,珊瑚正在消失,熱帶魚群也正在消失。這些消失有的好像跟我們的生活距離很遙遠,只有一些些無奈的悲涼; 蜜蜂的消失,則是更少人警覺到,卻對人類生存造成嚴峻的威脅。最後遭到報應的可能會是我們人類自己,種種現象,地球正一項一項都在替我們清算。
為生命服務,不是一個陌生的議題, 是千百年來,哲學家、人文學者,他們窮盡一生在探索的命題; 但這個命題始終沒有納入到企業運作的基本思維裡,似乎只侷限在道德層次,並沒有被落實在人類社會的現實之中。
現在,我們所談的「為生命服務」,不是道德、不是口號、不是抽象的意識,而是高度的專業,必須被納入企業每一天的工作內容之中,
對企業而言,ESG 的要求是無法逃避的,我們必須做到:
要合乎減碳的規定,要合乎國際法規的標準,要創造新的商業模式,要符合商業成本的要求,更要提升產品製程的技術。也必須可以按部就班地、可執行地、可驗收地制定出明確的目標,並在整個生產、經營、銷售以及消費的過程,都必須遵守。
然而,我們不該只是被動地或被迫地去從事減碳與永續的工作,而應讓這些作為伴隨著我們心臟的每一次脈動,成為我們企業的幹細胞,讓生活、生產、生態與生命能自然地融合。而這些好的作為將來也可能會催生出新的商機、新的視野與新的創造力,讓我們能與其它競爭者明顯區隔。
從一個企業經營者的角度來看,我必須大膽下一個結論:
「為生命服務」是每一個企業家要去思考的命題,每一個企業將來都要嚴守的生存法則,也是企業未來必備的 Sine qua non (必要條件)。沒有這樣的思考,企業在未來的世界中將難以生存。
企業有兩種選擇:
被規格追著跑、想辦法逃避各種處罰;
或是帶著自覺,做好準備,付諸行動,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節奏跟方式。我自許是一個工業人,從水泥業這樣的一個傳統工業走出來,沒有人比台泥更清楚、更感同身受傳統產業轉型的困難。我們從2017年就提早開始準備,從困局中一步一步尋求解決的方案,台泥得以更早地警覺、更快地反應,處理、應變世界的變局的關鍵,不只在於我們重視這些排放的要求、對環境的關懷、為生命服務的價值;而是在於我們更早把這些要求,作為我們當下以及未來企業經營的必須條件與信條。
永續經營只是隱喻,需要堅定的行動與強大的意志力來執行,否則只是徒託空言。
即使面對極端氣候、戰爭、疫情,這最辛苦的一年,我們還是努力在建構未來發展的雛形,台泥一直用行動,體現在每一個佈局與藍圖之中。
水泥本業,我們努力精進替代燃料的使用率,目前替代率已達到 20%,不僅減少生產過程產生的碳排放,也為我們節約了生產的成本。
台泥也持續運用水泥窯的熱力處理城市廢棄物,過去三年來在台灣、大陸合計處理超過 2,700 萬噸的城市廢棄物,相當於處理了超過 30 個台北市一年的垃圾排放量。這無疑減少了人類對地球大自然環境的傷害。
此外,我們也訂定台泥在再生能源的四大走向:「風、光、地、海」。台灣的天然資源,不像是挪威有著大量河川可供應穩定的水力發電,也不像是冰島擁有源源不絕的地熱,無法只靠單一一種再生能源就足夠。必須在每一項再生能源都專注投入心力,日夜累積,集結自然界中陽光、風力、地熱、海洋溫差,才能穩定地構築多元化的綠能版圖。此外,更要有穩固的儲能系統,才能夠把大自然運作的能量儲存下來。我們建置台灣第一個大型儲能 AFC 系統,協助提升電網的穩定,並持續建置更多整合再生能源、儲能、充電的全方位新能源方案。我們把握住每一個 1%、2% 的再生能源,細細堆砌、儲存、並珍惜地運用,雖然現在的規格還小,但是我們一個一個都努力做出來了。
最困難的無疑是打地基,當地基打穩,我們的成績就會快速成長。台泥帶著這樣的理解,開闢再生能源與儲能這條艱困但擁有美好前景的世界級道路。
萬物的生命,一直都是環環相扣,唇齒相依,相互依賴,才能生存下去。是細菌、真菌、動物、植物還有生態系中的萬物生命互相依存。
全球有多達 95% 的食物是從土壤中生長出來,地球上有60%的生物物種是在地底下發現的,自然環境中一立方公尺的土壤裡,有千億個細菌、上億個原生生物、數百萬條線蟲,數十萬隻蹣類,以及昆蟲、蜘蛛與蚯蚓的家。土地更是最重要的固碳源。
台泥未來將在花蓮和平進行「和平生態方舟計畫」,除了保護地面上的動植物,也將深入探索土壤下豐富多元的生態樣貌。
我們以行動回應大自然的吶喊,遵從企業與生命密不可分的永續生存法則。
做為一個企業,我們的使命是:即使面對瘟疫、戰爭、環境變異、經濟惡化的世界,我們都是戰士,是英雄,也是地球的好幫手 Earth Helper,這些都必須通過英勇的行動來證明。
當人離開世界的時候,所有為自己做的事情就煙消雲散了,
但為別人做的事情仍會成為你的遺產、你的 Legacy。
生命 - 努力使永恆成為可能。(只有帶著善念的生命體,才有機會成就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