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減碳想要永續?不能沒有儲能虛擬電廠

  • 首頁
  • 永續電子報
  • 想要減碳想要永續?不能沒有儲能虛擬電廠

環境-E 2024 Vol.02

想要減碳想要永續?不能沒有儲能虛擬電廠

  • #虛擬電廠
  • SDG 11 永續城市與社區
Share 已複製網址

馬世宗|台泥儲能新能源整合方案部專案副理

多數人認為「儲能僅是個電池,就如同水塔儲水般儲存電力,何能達到減碳?」沒錯,儲能雖不是可以直接性減碳的產品,但電網端 (台電) 或者想減碳的用電戶如科技業、商辦大樓、工廠,儲能絕對是低碳城市發展中關鍵的角色。

以電網端為例,台灣過去以火力發電為主的時候,台電會以燃氣複循環機組進行尖載發電以及調整電網頻率,來穩定電網,而當電網中再生能源佔比日漸提高,就需更多調整頻率機組來解決再生能源間歇性發電的波動,因此建置「併網型儲能」可取代以及減少台電建置尖載的電力機組,達到降低電網端使用較高碳排發電機組之比例。目前台灣主要的再生能源仍以太陽光電為大宗,在白天多發的綠電,需靠儲能櫃儲存,再於夜尖峰放電,減少夜尖峰升載、開啟更多火力發電機組的機率。

大企業在減碳路徑規畫上,大多最先考慮使用綠電,或是轉換電動載具,此趨勢帶來急遽的能源使用變化。世界各國電網的再生能源佔比迅速攀升,EV 載具比例亦漸增,隨之而起的課題是,再生能源間歇性發電特性以及 EV 充電的瞬間高功率,都開始衝擊區域電網。
以台泥總部大樓為例,瞬間用電約 1MW,假使在無儲能的狀況下,使用光電達 100%,就代表在傍晚太陽下山沒有光電時,電網需為台泥大樓再多發電 1MW,若同時有 1000 棟像台泥一樣的大樓就需要 1GW 的電,這對於電網來說是相當大的負荷。電動車充電亦然,假設台泥大樓同時有 4 台 Model 3 電動車使用 240kW 快充樁,就會用盡整棟大樓的瞬間用電;未來當城市裡多數汰換成電動車情況下,同時有 100 台電動車使用慢充樁,就等同 1 棟台泥大樓的用電。然各國電網韌性並未準備好因應上述這些能源使用的急遽變化。

錶後儲能應用

當用戶端建置「錶後儲能」,就如同成為一個虛擬電廠,有以下多種功能以及應用情境,可以協助解決用電問題:
協助再生能源發電曲線平滑化,減緩夜尖峰電力供給落差
電動車高功率充電時,儲能瞬間放電,協助用戶端無需從電網取更多電力,減緩電網衝擊、避免超出電力契約容量
透過儲存離峰電力,於尖峰時放電,可降低電力成本
進行錶後電力交易,亦即等同虛擬電廠
成為緊急備援電力

以台泥子公司高雄小港三元廠為例,台泥儲能於三元廠內建置一儲能系統作為虛擬電廠,於離峰時刻涓流充電,尖峰或產能全開時放電,幫助三元廠節省日趨增加的尖峰流動電費,亦讓三元廠無須申請產能全開時所需的契約容量,節省基本電費。而在平常時刻,此一廠內儲能系統亦可參與台電電力交易平台上之錶後電力交易,隨時在台電瞬間缺電或有電網事故時,及時補上電力,穩定電網。如同今年 4 月 3 號花蓮強震,台泥儲能能源管理系統 EMS 在少於 1 秒內的時間,控制三元廠的儲能即刻為台電補上電力,至少使電網增加 15 分鐘應變時間。

虛擬電廠是什麼?

「錶後儲能系統-虛擬電廠」並非是真實的發電廠,通常不會直接性的將電力輸送到電網端,而是透過「需量反應」降載用電端,協助穩定電網。

在 2024 年 4 月 3 號花蓮強震當下,台電通知各地儲能業者供電吃緊,這時候三元廠的儲能系統瞬間放出 4MW 的電力給三元工廠端,讓原本要使用台電 7MW 電力的三元廠,用電瞬間下降至 3MW,而對於電網而言,用戶少用電 4MW,等同於台電發電端可以多開啟一發電機組發電 4MW,上述的降低電網端的用電,就是虛擬電廠的概念。
台泥儲能與另一家台泥子公司能元超商,致力於發展錶後儲能系統,提供客戶虛擬電廠的服務,以多功能的儲能系統,協助客戶在減碳路徑達到 RE100、EV100 目標,且可以穩定區域電網,更可以做為突如其來停電時的緊急備援電力。而在用戶端建置儲能,一直以來最關鍵的問題即是”安全性”,因此台泥獨家研發打造以超高性能混凝土 (UHPC) 製成的 Energy Ark 水泥儲能櫃,確保防火滅火性,成為了突破於科技業內、商辦大樓地下室、工廠中建置儲能系統的獨特主打不怕一萬更不怕萬一的能源產品,讓客戶安心的走在淨零減碳的路徑上。

作者介紹
馬世宗|新能源脫韁野馬

參與了全台綠電交易起始,現又栽進儲能,期待能把所有新能源相關全部玩過一遍。

TCC GROUP HOLDINGS
SUSTAINABLE E-NEWSLETTER.

電子報管理信件已寄送,請至Email信箱收取

必填

Email格式不正確

{{ errorMessage || "\u767c\u751f\u932f\u8aa4\uff0c\u8acb\u7a0d\u5019\u91cd\u8a66"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