篩選電子報
治理-G 2025 Vol.02
台泥張安平董事長在今年股東會以「Mobilis in Mobili 在變動中改變」為主題,強調「在地深耕、全球布局」核心策略,展現抗風險的穩健力,未來將建立多元供應鏈,堅守「東西並進、南北平衡」國際布局,化不確定為成長動能。
台泥低碳新能源全球布局,八年來營收突破 1546 億成長逾七成,其中,新能源事業 2024 年正式轉盈,EBITDA 利潤率達 14%,旗下子公司 Atlante 更加入歐洲星火聯盟,打造歐洲最大 EV 充電網絡,具體展現台泥策略與國際化的成果。
最新消息 2025 Vol.02
面對近期高度不確定的全球金融市場,台泥荷蘭子公司TCC (Dutch) Holdings B.V.成功簽訂並完成動撥一筆為期五年、規模高達 5億歐元的「綠色貸款」。此舉預計每年可為台泥節省至少5百萬歐元利息支出,不僅大幅優化財務體質,更彰顯國際金融圈對台泥優質信用與明確減碳路徑的高度認同。
環境-E 2025 Vol.02
在台泥廣東英德廠內的光電案場下,有一群特別的「鋤草員工」每天上班吃草,在協助維護案場的同時,也讓土地變得更健康,實現自然與能源的和諧共存創造新價值。
社會-S 2025 Vol.02
台灣已邁入超高齡社會,台泥綠能位於嘉義布袋與義竹地區的漁電共生案場,當地東榮社區即面臨人口老化問題。今年端午節,台泥綠能攜手村里發展協會舉辦綠色照顧活動,透過包粽互動與香包手作的芳香療癒,讓長者身心靈舒展,落實台泥產業與社區共融理念。
留著落腮鬍,來自義大利的高倪可(Nicolà Catalano)是台泥子公司NHOA ENERGY派駐台灣的工程師,今年加入台泥龍舟隊,從訓練到參加錦標賽,除了深入了解華人端午文化,也更深刻體會團隊精神,融入台泥大家庭。
環境-E 2025 Vol.01
在全球AI及數位化浪潮中,台泥企業團積極導入相關技術,致力於推動旗下產業的AI轉型。台泥深信,AI不僅能提升生產效率,更是實現永續發展的關鍵。
治理-G 2025 Vol.01
台泥企業團子公司CIMPOR在低碳水泥研發及生產技術領先全球,國際化下的合規管理是一大挑戰。內部稽核、風險與合規總監Özge分享,CIMPOR如何將合規轉化為永續發展的優勢。
台泥於2024年成為大中華及東北亞水泥業首家入選道瓊永續指數雙成分股的企業,同時在CDP、MSCI等國際ESG評比持續取得優異成績,展現台灣企業的永續實力。
開電動車還能更減碳!台泥儲能建置「充儲一體」模式,將離峰電力儲存後,提供尖峰時段充電使用,同時自2022年起展開「離峰充電愛地球」行動,提供車主優惠價格,讓民眾省荷包,更穩定電網相對低碳,三年來有700位電動車主成為新能源新生活的實踐者。
UHPC為建築工程先驅產品,不僅低碳,也展現可塑性特質,從平面到簍空到曲面均可製作,且可用於結構修復和加速橋樑建設,讓建材突破僵化的傳統設計,為建築帶來新的外觀樣貌與藝術魅力。
社會-S 2025 Vol.01
年輕世代對地球暖化與環境生態的關注,進而實際參與自然專案,是台泥培育永續人才的重要一環。來自台大的生態碩士生吳安妮,分享她在台泥永續辦公室的實習生活。
治理-G 2024 Vol.04
「台泥不變的使命,是在文明與自然之間,探索兩者和諧共存之道,為生命服務,追求理想而永續的生活方式。改變的關鍵在於,這個過程沒有任何一件事是容易的。它不停的要求團隊的每一部分都向上伸展,把我們的根牢牢地紮在地下;在陽光下、在雨中、在風中,即使面對所有新挑戰的拉力,我們也將屹立不搖。」—台泥董事長張安平
環境-E 2024 Vol.04
聯合國目標2030年前將新建建築蘊含碳減少40%,因此台泥於全球水泥布局國家皆積極研發當地最低碳的產品。2023年10月台泥推出全台最低碳的卜特蘭石灰石水泥及混凝土,並得到北中南各地建設與營建夥伴響應。在COP29舉辦同時,台泥邀請逾百家夥伴企業共同成立「低碳營建先行者聯盟」,透過生產和使用低碳建材展現對環境的實質貢獻。
能源轉型是全球面對氣候變遷的必然方向,但在天然資源稀缺的台灣發展單一再生能源並不容易,於是2018年起政府全面推動漁電共生。如何兼顧兩者平衡發展及地方共好,一位屏科大養殖專業的青年到台泥綠能位於嘉義的漁電共生案場,用他的身體力行尋找答案。
全球貿易九成透過海上運輸,而航運業大部分動力都靠化石燃料並占全球碳排約3%。因應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台泥旗下達和航運除因應最新的船舶減碳國際法規要求,保護海洋與地球生態,更積極採取多項節能減碳措施,致力符合國際客戶的永續發展需求並強化市場競爭力。
社會-S 2024 Vol.04
台泥的永續實踐不只限於研發與生產低碳產品,更深入同仁的日常。台泥總部大樓員工餐廳於疫情後以低碳風貌重新開張,除了力行源頭減量積極減塑外,也透過食材選用降低碳足跡,讓台泥同仁透過午餐時光參與低碳生活轉型。
台泥董事長張安平在今年供應商大會呼籲,供應商追求經濟發展的同時也需肩負起更多的社會與環境責任。然而,台泥也意識到許多供應商規模非常小,要導入永續理念與管理相對困難,因此一路走來台泥也在學習如何深化夥伴關係,與供應商共同推動綠色供應鏈。
環境-E 2024 Vol.03
2023年10月台泥推出「Total Climate」低碳建材,目前全台已有近百間營建與建設品牌加入此行列。我們邀請這些重視碳競爭力的夥伴,分享他們對營建業低碳未來的見解。
「一個地方的環境教育成不成功,看員工對於環保的實踐就可以知道了」~2024年環境部國家環境教育獎評審對和平港評語。
「礦山是產業核心。」台泥長期投入礦區生態系復育邁入第20年,根據最新TNFD自然報告,原生種指數增加1.5倍,Shannon-Weiner歧異度指數由0.93提升至1.75成長88%。同時導入水泥業專屬國際方法學,設定2040自然正向影響時間。評估過程發現,台泥礦區位於花東,颱風來臨首當其衝,生物多樣性指數持續上升,顯示復育有效提升礦區自然韌性。
Molicel超級電池助力全球高階車產業探索未來性能與環境友善兼顧的電動解決方案-Goodwood Festival of Speed是全球最負盛名的賽車活動,搭載Molicel電池的Spéirling純電賽車,以驚人的加速能力,2022年成為紀錄保持車後連續三年受邀參與最高等級展示。
社會-S 2024 Vol.03
台泥企業團組成跨六個世代,如何積極促進不同世代的溝通和協作,建立和諧健康的工作環境,這個夏天我們一起卸下職場職務共同走進大自然。
最新消息 2024 Vol.03
台泥全球水泥事業體,包含台灣、中國大陸、CIMPOR與OYAK均為SBT1.5度成員,TCC Group Holdings全面落實氣候行動。
最新消息 2024 Vol.02
台泥蛻變為TCC Group Holdings,從著重兩岸水泥營收,擴展到歐洲低碳水泥及新能源,展現四足鼎立健康穩健的財務報表。
環境-E 2024 Vol.02
讓台泥儲能團隊帶您看台泥旗下Molicel,運用儲能系統作為虛擬電廠串接太陽能,提升綠電使用並強化電網韌性的案例。
治理-G 2024 Vol.02
永續資訊財務化成為全球趨勢,有助於機構法人了解台泥低碳轉型的價值創造
台泥桃園二廠分場長的一項小提案,讓被中南製品廠相互串聯集體行動,生活中微小改變也可以是EARTH HELPER。
社會-S 2024 Vol.02
台泥DAKA導覽員深入部落推薦在地好味道,呼籲透過網購協助小農與攤商共度難關。
台泥不只自身積極減碳,也陸續投入多元再生能源建置,推低碳建材、新能源等產品與服務,助其他產業減碳。
社會-S 2024 Vol.01
「無痕」源自網路瀏覽器,倡議生活中減少垃圾降低地球負擔。編輯群意外發現,張安平董事長已展開他的無痕生活。
環境-E 2024 Vol.01
台灣預計今年將公告碳費,進入碳有價時代。但你知道只實施碳費沒有配套,可能造成國際間的碳洩漏嗎?
地球不斷升溫,碳捕獲與封存技術被視為逆轉氣候的關鍵手段。
漢本海洋驛站團隊運用公司志工假,開啟意外的第二人生。
高達1/4生物多樣性蘊含在土壤,但我們對它的認識太少。
最新消息 2024 Vol.01
TCC GROUP HOLDINGSSUSTAINABLE E-NEWSLETTER.
電子報管理信件已寄送,請至Email信箱收取
必填
Email格式不正確
{{ errorMessage || "\u767c\u751f\u932f\u8aa4\uff0c\u8acb\u7a0d\u5019\u91cd\u8a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