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氣體管理


邁向 2050 淨零排放目標

「未來 30 年必須要成功的路,碳革命的路!」
~ 張安平董事長

台泥於 2024 年依 COP26 氣候峰會決議嚴守 1.5 °C 路徑,設定科學基礎減碳 SBT (Science Based Targets, SBT) 2030 年目標,並承諾 2050 達成淨零 Net Zero。
SBTi

台泥十項減碳增綠策略
台泥減碳增綠策略:替代原料、替代燃料、替代熟料、工藝改善、餘熱發電、再生能源、儲能、電池、碳捕獲、碳匯
* 新材料

2050 水泥及混凝土事業體淨零路徑

2050 台泥水泥及混凝土事業體淨零路徑圖


範疇
台灣與中國大陸水泥廠、土耳其水泥廠、葡萄牙水泥廠、
台灣製品廠、土耳其製品廠、葡萄牙製品廠、低碳研發中心與總部大樓

方法學
SBT 水泥業 1.5 度及淨零 SDA
ISO IWA 42 淨零指引、ISO 14064-1
麻省理工學院團隊 En-ROADS 淨零模擬器開源計算式
國際能源總署 IEA GEC 模型邏輯與淨零情境參數

減碳預估比例。1.替代原料、替代熟料占比42%。2.替代燃料、工藝改善占比35%。3.再生能源、餘熱發電占比5%。4.碳捕獲占比18%
台泥全球水泥混凝土事業體淨零路徑執行步驟
全球事業體外部影響力 (Avoid Emissions)
以世界尺度及國際方法論,將低碳建材、再生能源、儲能及電池產業進行外部減碳力量化評估,致力影響力轉型提升企業價值

方法學
企業永續發展協會 WBCSD 外部減碳影響力指引
世界資源研究所 (WRI) 產品減碳影響力量化方法學
歐盟創新基金量化減碳影響力方法學

台泥產品與服務
估至 2030 年提供外部減碳影響力占比
估至2030年台泥產品與服務提供外部減碳影響力占比水泥事業體與低碳建材:能源事業體=63%:37%

2023 績效 2030 目標
低碳建材
助營建業
-109 萬噸
-169 萬噸
再生能源
助能源部門
-6 萬噸
-53 萬噸
儲能
穩定電網
-7.5 萬噸
-16 萬噸
電池
助電動工具客戶
-2,300 噸
助航空業
-32 萬噸
單位:CO2e

ISO 14064 碳盤查及排放強度

100% 水泥廠、製品廠、台泥營運總部取得 ISO 14064-1 第三方查證
ISO 14064
台灣與中國大陸 (加權平均)
2022年台灣與中國大陸(加權平均)水泥碳排強度為0.707噸CO2e/噸膠結材料;2023年台灣與中國大陸(加權平均)水泥碳排強度為0.690噸CO2e/噸膠結材料;2023年台灣與中國大陸(加權平均)水泥碳排強度較2022年下降8.1%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溫室氣體排放總量
(千噸)
33,945.8 33,662.7 29,244.0 24,020.2 20,530.1
膠結材料產量
(百萬噸)
45.8 45.8 40.3 33.8 31.2
溫室氣體排放強度
(公斤CO2e/噸膠結材料)
740 733 724 709 686
涵蓋率:80% 以上產量

中國大陸
2019年中國大陸水泥碳排強度為0.728噸CO2e/噸膠結材料;2020年中國大陸水泥碳排強度為0.723噸CO2e/噸膠結材料;2021年中國大陸水泥碳排強度為0.709噸CO2e/噸膠結材料;2022年中國大陸水泥碳排強度為0.690噸CO2e/噸膠結材料;2023年中國大陸水泥碳排強度為0.677噸CO2e/噸膠結材料
2019年中國大陸水泥碳排強度為0.871噸CO2e/噸熟料;2020年中國大陸水泥碳排強度為0.859噸CO2e/噸熟料;2021年中國大陸水泥碳排強度為0.852噸CO2e/噸熟料;2022年中國大陸水泥碳排強度為0.841噸CO2e/噸熟料;2023年中國大陸水泥碳排強度為0.838噸CO2e/噸熟料

台灣
2019年台灣水泥碳排強度為0.814噸CO2e/噸膠結材料;2020年台灣水泥碳排強度為0.813噸CO2e/噸膠結材料;2021年台灣水泥碳排強度為0.806噸CO2e/噸膠結材料;2022年台灣水泥碳排強度為0.803噸CO2e/噸膠結材料;2023年台灣水泥碳排強度為0.769噸CO2e/噸膠結材料
2019年台灣水泥熟料碳排強度為0.857噸CO2e/噸熟料;2020年台灣水泥熟料碳排強度為0.857噸CO2e/噸熟料;2021年台灣水泥熟料碳排強度為0.855噸CO2e/噸熟料;2022年台灣水泥熟料碳排強度為0.854噸CO2e/噸熟料;2023年台灣水泥熟料碳排強度為0.828噸CO2e/噸熟料
2021年台灣混凝土碳排強度為271.05公斤CO2e/立方米;2022年台灣混凝土碳排強度為275.53公斤CO2e/立方米;2023年台灣混凝土碳排強度為247.93公斤CO2e/立方米

內部碳定價與碳交易平台

制度建立
每日:AI 減碳管理平台即時數據,達標情形警示;每月:高階經營會議匯報;每年:連結績效獎金
2021 年依據 SBT 承諾制定「替代原(燃)料指標考核辦法」,各廠依據實際情形設定減碳考核指標
參考倫敦政經學院發布之「台灣碳定價之選項」,以 300 元/噸CO2 設計台泥台灣內部碳定價;中國大陸水泥事業則假設碳排放權交易納入水泥行業,以人民幣 101 元/噸 CO2 為參考,計算資本投資和營運的影響及衝擊
內部碳交易平台:2024 年啟用內部碳交易平台,參考廣東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及歐盟碳交易機制,控管碳排放強度與調整低碳產品銷售結構。內部碳配額於年底統一結算,結算成果將作為績效參考評核項目之一

實績
台灣:2023 年減碳考核執行率 100%,碳排放強度 (噸 CO2e/噸膠結材料) 目標達成率 100%
中國大陸:2023 年減碳考核執行率 100%,碳排放強度 (噸CO2e/噸膠結材料) 目標達成率 99.55%
台灣與中國大陸 (加權平均):碳排放強度 (噸CO2e/噸膠結材料) 目標達成率 99.13%

新世代純氧碳捕獲技術

  • 台泥自 2011 年起與工研院共同發展第一代、第二代鈣迴路二氧化碳捕獲技術研究及試驗,已獲得實際驗證及厚實操作經驗基礎
  • 2024 年與德國 thyssenkrupp Polysius(tkPOL) 公司合作,以花蓮和平廠作為技術場域,共同開發第三代純氧燃燒製程與技術,使捕獲的二氧化碳濃度提升至 90% 以上,降低碳捕獲過程所需能源

更多資訊請參考台泥新聞中心

獎項
  • 自 2011 年起,碳捕獲研發累計投入 1.89 億
  • 鈣迴路二氧化碳捕獲技術榮獲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 R&D 100 Award 產業創新奧斯卡獎 The Oscars of Invention-The Chicago Tribune
  • 負碳蝦紅素獲得第 13 屆國家新創獎,並連續於 2020 年與 2021 年獲得新創精進獎

目標
  • 2025 年研發經費累積投入 13 億元
  • 2030 年碳捕獲 10 萬噸/年
  • 2050 年碳捕獲 160 萬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