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人權

人權暨環境盡職調查

管理方針

  • 因應 2024 年 4 月 24 日通過之歐盟企業永續盡職調查指令 (CSDDD),台泥主動盤點與回應對價值鏈帶來之影響,將客戶、社區居民等利害關係人的聲音納入決策考量,積極溝通、妥適回應。
  • 台泥盡職調查方式主要參考聯合國《企業與人權指南》、《人權盡職調查訓練指引》;歐盟《企業永續盡職調查指令》法規條文與附錄;OECD《負責任商業行為盡職調查指引》、《跨國企業指引》等。
  • 台泥至少每三年檢視整體人權與環境風險,2024年首次執行人權暨環境盡職調查,2025年年擴大事業體盡職調查範疇,後續將定期持續執行。
  • 台泥2025年人權暨環境盡職調查風險識別說明

執行步驟

  • 廣泛蒐集企業營運過程中,可能影響各類權益關係人 (Rightsholders) 相關人權與環境權益議題。
  • 參考聯合國、歐盟、OECD、國際勞工組織等指引與公約,彙整相關議題。

  • 諮詢權益關係人,評估人權與環境議題風險。可能性高、影響程度大之重要議題優先處理。
  • 諮詢對象包括員工、周邊社區居民、原住民、移工、客戶等各權益關係人。

  • 終止負面衝擊,預防未來潛在負面衝擊。若採取終止與預防措施後,還有負面衝擊則需減緩它。

  • 必須定期評估措施是否有效預防或減緩負面衝擊。

  • 揭露資訊並與權益關係人溝通。

  • 針對已發生負面衝擊提出補救措施。
  • 建立企業申訴機制。

諮詢權益關係人對象與諮詢方式

諮詢對象諮詢方式範圍

全體權益關係人

檢視國際人權與環境指標
使用下列國際指標,檢視事業體所在國之人權與環境議題風險,各項指標對應人權與環境議題詳見風險識別說明文件。

  • Varieties of Democracy(V-Dem) Human rights index
  • Freedom House Index
  • ITUC Global Rights Index
  • ENCORE
  • 營運總部
  • 水泥環保事業(歐非)
  • 水泥環保事業(亞洲)
  • 資產管理事業
  • 充儲事業(亞洲)
  • 電池電力事業
  • 社會轉型能源事業
  • 轉投資事業

員工

問卷調查
問卷回收率(回收份數):94%(回收9,437份問卷)。
  • 營運總部
  • 水泥環保事業(亞洲)
  • 資產管理事業
  • 充儲事業(亞洲)
  • 電池電力事業
  • 社會轉型能源事業
  • 轉投資事業
焦點團體
聚焦討論水泥業與和平燃煤電廠退役之公正轉型議題。邀請水泥環保事業(亞洲)之台灣地區水泥廠,以及電池電力事業之台灣地區和平電廠,共22人參與。
  • 營運總部
  • 水泥環保事業(亞洲)-台灣地區水泥廠
  • 社會轉型能源事業

移工

問卷調查
問卷回收率(回收份數):94%(回收178份問卷)。

電池電力事業

  • 能元科技
  • 三元能源科技

社區

問卷調查
問卷回收率:84%。

水泥環保事業(亞洲)之臺灣水泥廠、臺灣製品廠周邊社區。

  • 台北製品廠:樟樹里
  • 台中製品廠:四德里
  • 高雄製品廠:仁武里
  • 蘇澳水泥廠:長安里、永春里
  • 和平水泥廠:和平村

原住民

問卷調查
問卷回收率:86%

水泥環保事業(亞洲)之台灣水泥廠、台灣製品廠周邊部落。

  • 和平水泥廠:克尼布部落(和平)、吾谷子部落(和中)、卡那岸部落(和仁)
  • 蘇澳水泥廠:伊柚部落

客戶

問卷調查
問卷回收率:81%
水泥環保事業(亞洲)之台灣地區客戶。

供應商

檢視國際人權與環境指標
使用下列國際指標,檢視事業體所在國之人權與環境議題風險,各項指標對應人權與環境議題詳見風險識別說明文件。

  • Varieties of Democracy(V-Dem) Human rights index
  • Freedom House Index
  • ITUC Global Rights Index
  • ENCORE
  • 營運總部
  • 水泥環保事業(歐非)
  • 水泥環保事業(亞洲)
  • 資產管理事業
  • 充儲事業(亞洲)
  • 電池電力事業
  • 社會轉型能源事業
  • 轉投資事業
問卷調查
問卷回收率:96%
水泥環保事業(亞洲)之台灣一階關鍵供應商/承攬商

重要議題識別結果

識別方式重要議題識別結果
檢視國際人權與環境指標
  • 結社自由
  • 團體協商
  • 強迫勞動/人口販運
  • 霸凌與騷擾
  • 童工
員工問卷調查與焦點團體

整體員工

  • 舉報保護機制
  • 訓練與教育
  • 霸凌與騷擾
  • 工時
  • 團體協商
  • 職業安全衛生

女性員工

  • 霸凌與騷擾
  • 訓練與教育
  • 舉報保護機制
  • 工時
  • 隱私權
  • 多元文化與平等
  • 職業安全衛生
移工問卷調查

整體移工

  • 言論自由
  • 霸凌與騷擾
  • 職業安全衛生
  • 工時
  • 強迫勞動/人口販運

女性移工

  • 強迫勞動/人口販運
  • 言論自由
  • 舉報保護機制
  • 多元文化與平等
  • 思想與信仰自由
社區問卷調查
  • 環境退化/廢棄物/土地利用
  • 水資源
  • 生物多樣性
  • 氣候變遷
原住民問卷調查
  • 原住民
  • 生物多樣性
  • 環境退化/廢棄物/土地利用
  • 水資源
  • 氣候變遷
客戶問卷調查
  • 公平交易/資訊揭露
  • 氣候變遷
供應商調查
  • 職業安全衛生
  • 霸凌與騷擾
  • 氣候變遷
  • 工時
  • 環境退化/廢棄物/土地利用
  • 結社自由
  • 團體協商
  • 強迫勞動/人口販運
  • 童工

重要人權與環境議題預防與減緩

  • 經前述步驟評估人權與環境議題風險後,台泥依據人權暨環境盡職調查後續步驟,針對重要人權與環境議題提出預防/減緩措施,另對既有衝擊提出補救措施。
  • 重要議題之預防、減緩及補救措施如下表,詳細內容請見 2024 年永續報告書
  • 台泥 2025 年人權暨環境盡職調查報告,預計於2025年第4季公布,並將著重以下重點:
  1. 追蹤台泥各項重要人權與環境議題預防、減緩、補救措施成效。
  2. 以案例方式說明台泥下列人權與環境事件之減緩、補救與未來預防措施:和平電力採購俄羅斯煤事件、花蓮縣水泥窯協同處理廢棄物民間自提BOO案最高行政法院發回更審案、台泥綠能嘉義漁電 F 區撤照事件、台灣製品廠台南分廠部分排水懸浮固體超標事件、三元能源科技高雄小港廠火災事件。
  3. 參照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ILO等國際公約及指引,結合ISO風險評估方法與管理標準,建立符合全球事業體需求的人權與環境風險管理機制。

預防/減緩/補救措施彙整表

員工

女性員工

移工/女性移工

社區

原住民

客戶

供應商員工(含移工)

重要議題預防/終止/減緩措施/既有衝擊補救
舉報保護機制

預防

  • 鼓勵內外部人員檢舉不當行為,訂有「違反從業道德行為檢舉制度」,並透過電子信箱、書面或現場檢舉。台泥亦於誠信經營教育訓練課程宣導檢舉機制,確保同仁與外部人員熟悉制度及流程。檢舉人身分及內容皆受保密,並承諾不因檢舉遭受不當處置。若涉及高階經理人,亦可向審計委員會檢舉。
  • 稽核室接獲案件應於五日內登錄,依據相關資料確認是否受理,受理後與相關人員組成調查小組查明事實,將結果與建議彙整呈報總經理與董事長;若案件涉及總經理,則直接呈報董事長。若檢舉屬實,稽核室將協同相關單位檢討內部控制及作業程序,提出改善措施,並定期向審計委員會報告,以防再發生類似行為。
  • 公司制定台泥企業團員工意見申訴及處理準則,並提供員工多元意見反映管道,由專責單位處理。管道包括電子信箱、電話專線、傳真、書面檢舉、內部系統平台等。
  • 歐洲子公司CIMPOR設有第三方檢舉機制,由獨立外部單位負責管理線上檢舉平台 Ethi.co,全年不限時段、據點與時區差異皆可提供服務。員工及供應商可透過電話、電子郵件或線上平台提交。
訓練與教育

預防

員工培育計畫、台泥碳學院等訓練與教育措施,詳見2024年台灣水泥永續報告書p.161-168。
工時/工資福利

預防

薪酬政策、績效考核機制、彈性工時與靈活工作,詳見2024年台灣水泥永續報告書p.169-172。
職業衛生安全

補救

  • 2024年水泥環保事業(亞洲)與水泥環保事業(歐非)之嚴重職業傷害數合計9起。
  • 工傷、工亡、虛驚事故調查與改善流程,詳見2024年台灣水泥永續報告書p.175。

預防

台泥對例行性和非例行性作業進行危害辨識與風險評估,包含危險性工作場所評估,以及對各項製程及活動的安全衛生風險,進行嚴重性及發生頻率之評估,計算安全衛生風險指標。從而鑑別出之危害,台泥評估其職業安全衛生風險,並考量法規和現有控制措施之有效性採取相關措施。


危害鑑別及風險評估如下:

  • 第一步:辨識出所有的危害來源
  • 第二步:隱患排查辨識危害及後果
  • 第三步:確認現有防護設施
  • 第四步:評估危害風險並進行風險分級控管
  • 第五步:採取降低風險的控制措施
  • 第六步:確認採取控制措施後的殘餘風險

細部內容詳見2024年台灣水泥永續報告書p.173-179。

結社自由/團體協商

預防

為促使和諧雙贏的勞資關係,台泥全台廠區成立工會,並簽訂勞資協議。2024年台泥兩岸水泥事業及和平電力之全體員工加入工會人數,占總員工人數比例為91%。為保障受雇者權益,台灣各團體協約內容或工作規則之涵蓋對象適用於全體員工,員工不受任何條件差異或入會意願等因素而有不同對待。台泥每季與勞方代表及工會召開勞資會議/工會會議,就各項議題交換意見,充分進行溝通。
強迫勞動/人口販運/童工

預防

  • 隱患排查辨識危害及後果 台泥堅守禁止童工、人口販運與強迫勞動的原則,並遵循所有相關的薪資與工時法規,確保按時支付公平的生活工資。同時,我們提供一個安全且促進健康的工作環境,支持員工維持良好的身心健康和工作生活平衡。
  • 人權保障內容詳見2024年台灣水泥永續報告書p.180-184。
重要議題預防/終止/減緩措施/既有衝擊補救
霸凌與騷擾

預防

台泥重視員工意見與權益,積極營造安全、多元且共融的職場環境。為維護員工人權免於受到侵害或負面影響,訂定《反歧視與反騷擾政策》,確保員工瞭解職場不法侵害之防治及因應之道。2025年第一季更將反霸凌內容正式納入《反歧視、反騷擾與反霸凌政策》,明確禁止各種形式的職場霸凌,並提供申訴管道,確保員工能安心反映問題。公司也透過教育訓練和宣導,加強員工對反霸凌的認識,共同維護友善的工作環境。
隱私權
多元文化與平等

預防

  • 台泥業務長期以建材為主,部分職務係屬消耗體力之工作,男性申請人數普遍較多。為最大化降低團體迷思(Group Thinking)情形,台泥設有女性員工占比目標,台泥旗下子公司NHOA Energy、Atlante 更設定女性工程師10倍成長目標。
  • 飲食往往是認識不同文化的最佳切入點。台泥透過飲食與文化活動促進同仁跨文化交流,如聖誕餐會分享義大利料理、慶生會品嚐台灣小吃。2024年與義大利經貿辦事處合辦「但丁電影特映會」,營造雞尾酒會環境、提供義大利餐點鼓勵海內外同仁輕鬆交流。
重要議題預防/終止/減緩措施/既有衝擊補救
言論自由、霸凌與騷擾、工時、強迫勞動/人口販運、舉報保護機制、多元文化與平等、思想與信仰自由

預防

電池電力事業-能元科技、三元能源科技,2024年推動多元共融方案,包含文化體驗活動、開設華語課程、24小時翻譯與生活協助等支持機制,協助外籍同仁順利融入台灣職場環境。同時落實人權政策,外籍同仁招募過程中嚴格遵守零招募費用原則,並保障外籍同仁平等參與晉升機會與職涯發展,展現對族群融合與人權保障的承諾,細部內容詳見2024年Molicel永續報告書。
重要議題預防/終止/減緩措施/既有衝擊補救
水資源

補救

  • 違反水污染相關法規 2起(水泥環保事業-台灣)。
  • 2024年底台南製品廠因強降雨導致雨污水混合溢流,部分排水懸浮固體超標。台泥即刻通報主管機關,啟動內部應變程序並完成污水轉送與環境清理。2025年第一季完成根本改善,包括增設儲留池、預處理設施與監測系統。後續全面升級水處理系統,並擴及其他廠區風險評估與防範,強化預警與管理能力。

預防

  • 為全面掌握水資源風險,台泥依自然相關財務揭露(Taskforce on Natur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NFD)架構,鑑別台泥對地表水、地下水、水流維持與水質之依賴程度,2024年優先評估台灣礦區與水泥廠據點。並以WRI Aqueduct Water Risk Altas辨識台灣及中國大陸營運據點的水壓力程度,共計3處水泥廠據點(安順、廣安、華鎣)位於高水壓力地區,其三廠面臨的實體風險,主要為水資源不足可能限水停產,轉型風險則涵蓋污水排放規範加嚴,違規恐遭罰款或停工,每日損失最高達新台幣1,098萬元(約36.6萬美元)。如管理不善,亦恐影響周邊民生與農業用水,衝擊社區發展。2025年將擴大評估至CIMPOR與OYAK CEMENT據點。台泥將進一步設定水相關風險減緩措施之目標,落實生產據點資源風險分級管理,並積極擴大其影響力至產品端,開始評估及推動低水衝擊產品。
  • 進一步資訊詳見2024年台灣水泥永續報告書p.93-94。
廢棄物

補救

  • 違反廢棄物相關法規 1起(水泥環保事業-中國大陸):違反「貯存危險廢物應當採取符合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的防護措施」。
  • 改善措施:已嚴格依法依規定經營

預防

  • 台泥依 ISO 14001環境管理系統建立廢棄物管理機制。廠內處理方面,針對底渣、廢油、廢耐火材等導入旋窯作為替代原燃料;員工生活垃圾、廢塑膠、廢橡膠、廢紙等經破碎後皆可當替代燃料使用;廠外處理方面,則委託合格廠商回收廢鐵等有價金屬至鋼鐵廠再利用。藉由訂立廢棄物管理辦法,台泥全球營運據點逐步設定自身廢棄物目標,強化集團整體資源循環效率。
  • 進一步資訊詳見2024年台灣水泥永續報告書p.98-103。
環境退化

預防

  • 水泥環保事業(歐非)、水泥環保事業(亞洲)依國際標準自然相關財務揭露 (The Taskforce on Natur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NFD) 及SBTN進行評估與管理。
  • 進一步資訊詳見2024年台灣水泥永續報告書p.124-158。
生物多樣性
土地利用
氣候變遷

預防

  • 提出全球水泥及混凝土事業體淨零路徑。
  • 2025年1月台泥台灣與中國大陸據點、歐洲子公司CIMPOR、OYAK CEMENT皆通過SBT 1.5度審核,同時承諾與設定2050淨零計畫。
  • 進一步資訊詳見2024年台灣水泥永續報告書p.50-59。
重要議題預防/終止/減緩措施/既有衝擊補救
原住民

預防

  • 台泥DAKA開放生態循環工廠(以下簡稱台泥DAKA)於2020年1月開幕,為台灣重工業首座開放觀光工廠。緣起於2019年花蓮縣政府期望台泥協助處理花蓮生活垃圾,提出合作興建花蓮縣水泥窯協同處理廢棄物民間自提BOO案(Build興建Operation營運Own擁有),成為台泥實踐產業與社區共融的起點。
  • 台泥透過家戶拜訪、傾聽與周邊居民溝通,從對立、逐漸了解到建立互信。秉持張安平董事長理念:「工廠不會是獨立存在的個體,它始終跟周遭的社區連結在一起。工廠應該成為社會的一部分,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台泥將和平廠部分場域對外開放,不以營利為目的,致力與社區共存共好,促進工業與社會溝通。
  • 以台泥DAKA為中心,和平廠與部落融為一個大社區,透過多元活動,如參與當地運動會、舉辦耶誕活動,或透過社群網絡、拜訪意見領袖等,提供社區與工廠直接對話的管道,瞭解居民期待,以公益、共好、轉型三大面向,將當地需求納入策略,打造韌性社區。
  • 2024年社會參與推動主軸,主要聚焦於地震與風災頻仍的花蓮,透過多項專案關懷最貼近和平港電廠的利害關係人,包括持續推行「減碳生活親子存摺」、藉由DAKA社群平台「台泥 DAKA 和平微旅」號召國人藉由線上購買支持環境友善的花蓮在地品牌,以及透過宅配修、和平關懷巴士與和平永續慈善事業基金會,持續強化社區安全網。
  • 進一步資訊詳見2024年台灣水泥永續報告書p.184-193。
重要議題預防/終止/減緩措施/既有衝擊補救
公平交易/資訊揭露

預防

  • 為維護客戶的權益,台泥制訂完善的客戶申訴處理程序,客戶申訴案件均內部立案審查及核定,且所有發生之客訴案件皆須向客戶告知最終處理結果。此外,台泥所有同仁皆依據《誠信守則與道德規範聲明書》規定,對於公司與客戶資訊應負有保密義務,包括所有未公開、且可能損害公司或客戶權益的資訊,以確保客戶的個資安全。
  • 進一步資訊詳見2024年台灣水泥永續報告書p.76-78。
重要議題預防/終止/減緩措施/既有衝擊補救
職業安全衛生、霸凌與騷擾、氣候變遷、工時、環境退化/廢棄物/土地利用、結社自由、團體協商、強迫勞動/人口販運、童工

預防

  • 取得ISO 20400永續採購指南驗證。
  • 台泥依循「永續供應商管理」與「採購在地化、綠色化」兩大策略管理,並以董事會為最高決策單位。母公司與各子公司執行情形由供應鏈管理部負責整合,並由永續長定期於董事長主持之營運會議呈報討論。同時供應鏈管理情形由該部門最高主管,定期向董事會報告。永續供應鏈管理機制,以台灣及中國大陸水泥事業之自有營運、香港發貨站及重要礦業子公司為優先,供應鏈管理部依專案推動不定期至永續發展委員會呈報討論永續供應鏈管理計畫,確保採購管理方針符合公司永續要求。2025年將擴及至子公司鳳勝、萬青及和平電力,並評估逐步納入其他子公司、歐洲子公司CIMPOR及OYAK CEMENT等其他據點之供應商。
  • 水泥環保事業(歐非):盡職調查導入Refinitiv資訊服務平台,確認供應商等潛在合作伙伴是否曾受制裁,或存在合規風險。
  • 進一步資訊詳見2024年台灣水泥永續報告書p.7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