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職安衛

以人為本,致力打造安全健康之工作環境

秉持「以人為本」精神,台泥承諾Total Care Commitment (全面關懷承諾),致力打造最佳健康職場提供優良工作環境。

公司設有「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委員會」,每季召開會議討論員工安全與健康相關議題。除定期執行勞工作業環境測定外,每年皆通過外部第三方稽核ISO 45001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與ISO14001 環境管理系統,以確保工作環境的安全與健康。

在內部安全管理方面,營運總部職安室定期進行現場查核,全面評估各廠區職安衛執行成效。為提升全員安全意識,依據ISO 45001和ISO 14001規定,對各單位種子人員進行內稽人員資格訓練。

為強化風險管控,2025年起導入AI辨識技術,針對各廠高風險作業區域設置智慧鏡頭。未來將導入職業災害暨重大事故通報系統,提供便捷的異常事件通報管道及完善的職災案件調查分析機制,持續精進安衛管理系統。

政策與規章

台泥致力打造安全工作環境,訂有《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相關內部控制政策》,適用於企業團員工、派駐外包工作者及承攬商,實現零工傷願景。現行安全管理規章包含職業安全衛生政策宣言》、《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規章》、《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計畫》及《職業安全衛生工作守則》等,並以行為導向管理推動職安文化。CIMPOR與OYAK CEMENT也於綜合系統管理政策(Integrated Management System Policy)中強調對員工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的重視。

適用範圍

100% 台泥員工
供應商
承攬商

職業衛生安全委員會

  • 台泥高度重視員工作業環境安全,由董事長主持、經營團隊與各部門主管負責報告之台泥月會,第一個討論項目即為職安績效與當月精進方案。

  • 台泥制定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制度,並依法於各據點設置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室,負責該據點之職業安全衛生相關事務,台灣每季召開一次會議追蹤執行成果並檢討改善,中國大陸各廠區則為每月召開一次會議,由主任委員(工作場所負責人或其代理人)決策相關議題,並回報至營運總部。

  • 2025 年為持續提升職安績效,於各廠成立「工安改善促進小組」預防各項職業災害之發生,並每月召開企業團「職安月會」,由總部職安室督促各廠精進並落實職安作為。另透過總經理核定之懲處提升工安意識。

  • 營運總部及各據點設置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單位,每月召開一次職安月會。

  • CIMPOR與OYAK CEMENT更由CIMPOR Group董事會負責監督職業衛生安全委員會運作情形,並建置數位職安監控平台統整事故報告與通報資料,由職業安全衛生委員會持續辨別並管理風險事件,定期分析潛在風險趨勢。

績效獎金考核

  • 為驅動管理強度,台泥與子公司CIMPOROYAK CEMENT皆建立明確的薪酬連結機制:台泥將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績效連結營運總部經理級以上主管(包含總經理)、上級督導(最高至事業群總經理)、直接權責人(環安衛、部門主管、最高層級至廠總) 之變動薪酬 (列入績效獎金考核條件),以強化管理階層對職安衛的重視;CIMPOR 全體員工10%變動薪酬直接連結職安績效;OYAK CEMENT 則透過職安獎勵計畫,以獎金形式鼓勵員工積極宣導與提升合作伙伴及訪客的職安意識。

  • 各廠職安評比獎勵與懲處機制。

台泥安全查核機制

類型

說明

頻率

內部查核

營運總部職安室查核水泥廠

1次/周

營運總部職安室查核預拌廠及子公司

1次/周

廠區廠長與職安主管查核

2次/周

營運總部經理級以上主管

不定期

外部稽核

ISO 45001、TOSHMS、驗證稽核

1次/年

ISO 14000驗證稽核

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台泥每年依照政府現行法規,辦理勞動、勞安及災害預防訓練等相關課程,定期安排同仁進行急救人員、缺氧作業、危險性設備、職業安全衛生業務主管等相關證照之新訓與回訓,並積極參加政府舉辦之各類型災害防治之說明會及證照受訓。

台灣、中國大陸、CIMPOR & OYAK CEMENT

員工累計訓練人次

118,358人次

累計訓練時數

62,482小時

台灣
中國大陸
CIMPOR
OYAK CEMENT

年度訓練時數

  • 全體員工(包含一般同仁及各級主管)每年10小時


主題包含

  • 加強現場作業環境安全規範

年度訓練時數

  • 礦山同仁至少72小時 

  • 其他職務同仁至少8小時 


年度「安全再教育」訓練

  • 礦山同仁至少20小時 

  • 其他職務同仁至少8小時

年度訓練時數

  • 全體員工每年14小時


主題包含

  • 高空作業

  • 密閉空間作業

  • 生命安全七大守則

  • 急救

  • 消防演練

年度訓練時數

  • 全體員工與承攬商每年16小時


強化職安文化訓練

  • 主管

  • 高風險工作之員工(專門訓練) 

生命安全七大守則

已確認中斷或隔離任何接觸電源的可能性

  • 工作人員已協助我辨識所有的電源。
  • 我已確保所有電源被隔雕、上鎖或標記。
  • 觸碰設備之前,我已確實穿戴絕緣防護具。

請確認已獲得授權,並確實執行局限空間工作要求

  • 我已經獲得許可進入局限空間。
  • 我有進入局限空間工作的資格證明。
  • 工作人員已協助我確認所有感電危害已被隔離,且具有足夠氧氣,無危險氣體。
  • 我已確認局限空間外有符合資格之偕同工作者及通訊設備。
  • 我已詳閱緊急應變措施。
  • 我沒有在進入前攝取酒精或不合格藥物。
  • 我會嚴格遵守局限空間作業程序。

高空作業時,請保護自己無墜落風險

  • 我已確實配戴個人防護具(即全身背負式安全帶)。
  • 工作人員已檢查我的防墜設施,確認相關設施狀況良好。
  • 我沒有攝取酒精或不合格藥物。
  • 我會嚴格遵守高空作業程序。

妥善規劃提升作業並管理作業區域

  • 我絕不站在或走在懸掛物下方。
  • 我已確認提升和移動懸掛負載的區域已妥善圈圍並設告示牌。

確保在需要時持有有效的特殊工作許可

  • 我已確認我將執行的工作是否需要許可證。
  • 我有資格執行該工作。
  • 我理解許可證內容及其表格。
  • 我確認風險已得到控制,並且可以開始安全工作。
  • 如果工作中出現立即危險,我會立即停止工作並避難。

保持自己和他人遠離危險

  • 我不穿著鬆垮的衣物或可能被捲夾之配件。
  • 我不跨越任何障礙物或進入被限制的區域。
  • 我會確保自己位置安全,以避免被物體碰撞、接觸飛落物或高壓氣體以及遭到旋轉設備或車輛撞擊。
  • 我會採取必要預防措施,不讓任何物體掉落以免撞擊人員或設施。

遵循安全駕駛規則

  • 我已取得駕駛(機械)車輛的許可。
  • 我有資格駕駛(機械車輛)。
  • 我會確實攜好安全帶。
  • 我不超速。
  • 我沒有攝取酒精或不合格物。
  • 我在駕駛時不使用手機。
  • 我在駕駛時保持完全清醒及完全警覺。
  • 我行經路口時會注意行人及死角。

安全績效指標與目標

台泥持續推動各項職安管理工作,在人員活動與生產過程中防範人員傷害與事故。透過各項安全績效指標之定期更新與公告,作為安全衛生管理持續改善之基準。

台灣與中國大陸 目標

事故率(TRIR)近三年減少

35%

2016-2018年平均值為基準(含承攬商)

誤工率(LTIFR)近三年減少

35%

2016-2018年平均值為基準(含承攬商)

CIMPOR & OYAK CEMENT 目標

2030年前

工傷率(LTIFR)降至

1以下

2030年前

工傷害嚴重率 (LTISR)降至

0.001以下

2021

2022

2023

2024

員工

工亡人數

0

0

0

0

工傷率(LTIFR)

0.55

1.00

0.80

1.94

可記錄之傷害比率(TRIFR)

0.55

1.00

0.80

1.94

承攬商

工亡人數

1

0

2

4

工傷率(LTIFR)

0.00

0.75

0.60

3.25

可記錄之傷害比率(TRIFR)

0.35

0.75

1.15

3.66

  1. 工傷率 (LTIFR):(可記錄傷害數-死亡數量/總實際工作時數) * 1,000,000
  2. 可記錄之職業傷害比率 (LTIFR):可記錄傷害數 / 總實際工作時數 * 1,000,000
  3. 2024年新增懷化、遼寧水泥廠、福州、柳州粉磨站、一二三環保、北京環保、台泥廣東再生資源科技有限公司、合盛、萬青、鳳勝、廣安久遠環保、杭州營運中心、兩廣營運中心、英德礦業、貴港礦業、江蘇句容礦業、Hong Kong Cement
  4. 2024年CIMPOR&OYAK員工工傷率為3.58、可紀錄之傷害比率為3.58 ;承攬商工傷率為4.09、可紀錄之傷害比率為4.09

安心全面的健康關懷

為實現關懷員工的企業社會責任,公司內部除積極推動員工規律運動習慣外,每年安排員工健康檢查,並提供員工各項措施包含有:

  • 健康服務:一般健康服務 (員工覆蓋率 100%)

  • 員工協助方案(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每年一次一對一顧問諮詢、0800 免付費員工無憂專線、不定期心理減壓講座 
  • 各營運據點設有哺乳室,且集乳時間內可不限次數使用,並視同正常工時

  • 每季安排特約醫生及職業安全衛生護理師提供員工健康諮詢臨場服務

暢通多元的溝通管道

提供透明與暢通的溝通管道,工作環境,讓員工可以即時反映問題並取得協助。

  • 職業災害暨重大事故通報系統與手機APP (建置中)
  • 申訴機制: 疑似罹患職業病、身體或精神遭受侵害